國家之所以認可復讀生,也是希望給這些孩子一次機會
發(fā)布時間:2022/11/26 17:35:57
瀏覽次數(shù):9527次
高考一直都被說是改變命運的機會,只有取得好成績,才可以在高考的時候脫穎而出,寒門學子可以拿到這個跨越階層的跳板,寒窗苦讀十二年就在此體現(xiàn)出來。
而這次考試也被稱為最公平的考試,隨著成績陸續(xù)公布,每位學生的臉上顯露出不同的表情,或欣喜或悲傷。
畢竟高考成績直接關乎到學生未來的命運,成績好的孩子將走進心儀大學的校門,見世面學知識。成績失利的學生只能選擇??祁悓W校讀書。對于發(fā)揮失常的學生,內心顯得十分不甘,想回到母校繼續(xù)復讀。
應屆生:“這不公平”,23年高考復讀生將突破200萬
由于我國人口的基數(shù)大,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眾多,而高校錄取的名額有限,所以,高考也被稱為“無煙的戰(zhàn)爭”,在這場戰(zhàn)役中學生拼命學習,力求考取優(yōu)異成績。
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每年都有學生對高考分數(shù)不是很滿意,如果降低標準到普通學校讀書也會后悔不已,所以他們會選擇復讀,希望再參加高考時能有得到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過去選擇復讀的學生占比不是很高,每個班級頂多三四名學生復讀。反觀現(xiàn)在,選擇復讀的學生越來越多,其實間接的能看到一個現(xiàn)狀——名校的重要性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2023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中,將有超過兩百萬考生是復讀學員。如此高的占比也令應屆生深感不滿。
畢竟高三和高四的學習相差一年之久,應屆生跟復讀生站在一起,考試并不占有優(yōu)勢。其實并非如此,國家也在管控復讀生這個問題。
例如有些公立學校禁止招收復讀生,如果有復讀打算的孩子只能到私立讀書。而高校對于應屆生也是有保護政策的,例如軍校、警校等,只招收應屆生,哪怕往屆生的分數(shù)再高也不錄用。
高中生不要把復讀看作“救命稻草”,高考復讀是有弊端的.
和中考不同,高考的成績如果不如意可以持續(xù)復讀,就像我們熟悉的唐尚郡、梁實,都是高考的“老面孔”。
“反正也能復讀,大不了重頭再來”。許多高中生抱著這樣的心態(tài)在高中讀書,其實,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。
同學們不應該把復讀看作是“救命稻草”,高考復讀的弊端是很大,不建議高中生們選擇。
首先是心理壓力。相信每一位復讀的同學心里都會很難過,畢竟高中畢業(yè)后,同班的同學已經走向高校的大門,而自己繼續(xù)留在高中,成了那位“留級生”。
所以,復讀學生的心理壓力遠超應屆生,畢竟他們更渴望考出優(yōu)異成績,很多復讀生學習一段時間后,成績仍然不理想,很容易出現(xiàn)心態(tài)崩潰的情況。
其次是學費高昂。因為公立學校不再招收復讀生,這類學生只能到私立學校就讀,而這類學校的復讀班費用都會很昂貴。
對于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,這可不是一筆小的開支,假設復讀失敗,也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。
最后是錯失應屆生身份。雖說復讀能增加學生上岸的幾率,但是最大的弊端是部分院校,復讀學生是不能報考的。
例如:國防科技大學、陸軍軍醫(yī)大學等軍事類高等院校。還有一些提前批招收藝術類或體育特長生,還有免費的師范生、醫(yī)學生等這類高等院校。
筆者有話:復讀生參加高考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。國家之所以認可復讀生,也是希望給這些孩子一次機會。
不論應屆生還是復讀生要想順利的考上大學,必須腳踏實地的走完高中這段路。
高三最后一年老師不會再教授學生新的知識,同學們只要把所學知識鞏固扎實,一步一個腳印的把知識點學會,逐漸的積累,就會讓學習走進一個良性的循環(huán)。
而且心態(tài)也是決勝的關鍵,尤其是高三這年,很多學生都會被重壓壓得喘不過氣。所以同學們要學會自我調節(jié),不要把學習看成負擔,并且要學會勞逸結合。希望正在高三備考的你們,能取得優(yōu)異的成績,走向心儀的高校。
今日話題:高考復讀你如何看?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討論!— END —本文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權益,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